全長僅1/3英里,寬11m的華爾街,因聚集眾多的金融企業而成為美國的金融中心。
前海自貿區內也有一條長度與華爾街相當的怡海大道,不足500米長的道路兩旁,卻有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中信銀行、農業銀行、恒生銀行等近十家銀行布局在此,形成了一道自貿區的新風景。

在2015年最后一周星期一,12月28日,浦發銀行深圳前海分行從深圳南油地區遷址至前海企業公館,進入開業準備階段。浦發新址就選在了怡海大道南側。
富邦華一、華興銀行年末加盟
截至2015年9月末,深圳銀監局的數據顯示,前海蛇口片區已有59家銀行業金融機構落戶,包括5家法人機構,12家商業銀行分行,1家信用卡中心,41家支行。
據悉,近日兩家銀行深圳前海支行開業申請獲批,一家是廣東華興銀行深圳前海支行,另一家則是富邦華一銀行有限公司深圳前海支行。
在2015年的最后兩月,深圳銀監局還批復了渤海銀行深圳前海分行、浙商銀行深圳前海分行以及廣州銀行深圳前海支行三家金融機構的籌建申請,籌建期為6個月。
這意味著,前海銀行業2016年新版圖上至少又增加了五個小伙伴,自貿區銀行業機構數量跨進“6”時代。
據了解,一般以前海之名的分支機構大多籌建在前海區外,散落在南山、福田、寶安等區域,其中多數都選擇在前海所在的南山區。此次新近獲批籌建或開業的銀行分(支)行營業地址也延續此前“不在前海的前海分(支)行”的慣例。
“一方面是因為前海還處于開發建設,人氣不足,缺少成熟的辦公物業,而借助原有的支行網點,前期籌備更為方便和高效。”前海某股份制銀行負責人稱。
但隨著前海建成物業譬如前海企業公館的投入使用,另一種趨勢開始出現。此前設立的前海分行開始在區內設立公館支行,招行、建行就是其間的代表。2015年4月招行獲批在前海企業公館籌建下轄二級支行,日前其前海企業公館支行正式開業,成為前海自貿區內首家設立二級支行的金融機構。亦或如浦發,直接從區外遷址進前海。
目前前海區域內農行、工行等銀行都已經開業,浦發正處在開業準備期間,華夏銀行、興業銀行等行都處在裝修階段。據悉,浦發將在1月份中下旬正式開業,而興業銀行或將等到今年5月份。
分行搶灘前海區域
在銀行網點日益增加的背后,各家銀行前海分支機構的層級有所不同。梳理發現,工、農、中、建、交國有商業銀行在前海設立的分支機構都屬于深圳分行管理的二級分行,其中工行、農行采用在原有支行的基礎上升格成分行。中信、華夏、興業等大多數股份制商業銀行也采用分行的層級架構,并且選址籌建新網點。城商行、外資行則多為支行層級,永亨銀行深圳前海支行,即從由深圳南山支行更名而來。
銀行業內人士稱,成立分行反映了該銀行對自貿區業務的重視程度,也意味著總行給予分支機構的權限及資源有多少。其認為,“分行、支行在銀行的管理體制上有所差別,分行的級別高于支行,配備的職能部門更全,業務的推動力度也會更大一些。”
港資行不良率為0
對于前海銀行業金融機構而言,深港跨境金融創新是銀行業務的亮點之一,離岸業務、跨境貸、跨境融資、跨境交易服務方面都有文章可作。
舉例而言,工商銀行深圳市分行、匯豐銀行深圳分行等積極參與前海首只“點心債”的方案設計、項目申報等工作,協助前海金控在香港成功發行規模為10億元的離岸人民幣債券。招商銀行深圳分行幫助信托公司客戶發放首筆港股IPO錨定業務配資。中國銀行深圳市分行與香港中銀投資合作,積極開展投貸聯動,支持深圳科技型企業做大做強。工商銀行深圳市分行會同香港工銀亞洲為前海保險交易中心的跨境保單續期繳費支付項目設計跨境電商交易模式,創新性地解決了保費跨境結算的問題。中信銀行深圳分行與銀聯易辦事以及香港八達通合作推出的“交易八達通”,實現香港八達通卡跨境充值。
與此同時,作為距離香港最近的自貿片區和港資銀行最早登陸內地的地區,在自貿試驗區開放創新試點政策的推動下,前海蛇口片區日益成為銀行業“港味”最濃的地方。
目前在前海已有9家港資銀行業機構。區內港資銀行既有匯豐銀行等全球性重要金融機構,也有恒生銀行、東亞銀行、永亨銀行、大新銀行等香港本土銀行,還有南洋商業銀行、永隆銀行等中資背景銀行。
港資銀行業機構在前海開展深港跨境貸、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等創新業務發揮著不可替代的角色。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港資銀行對自貿試驗區內客戶貸款余額29.04億元,存款余額30.33億元,國際結算金額31.21億元,不良率為0。
若以量化指標來看,目前自貿區內港資銀行業機構密度已達到0.32家/平方公里,是深圳市平均水平(0.028家/平方公里)的11倍之多。